文物爱好者协会博客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
文章归档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太狮太保

民国 太狮太保水丞 太狮太保最初是指一种官职,主要是指皇帝的老师。 清代、民国作为一种瓷器装饰,是为“吉祥寓意太狮太保”,最为生动有趣的,当为“太狮少狮”纹饰:将大狮子和小狮子以红釉绘成图案,二狮戏耍,气氛喜庆,寓意吉祥,甚是可爱。 人们将太狮少狮谐音喻…

   2,688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龙泉窑

明 龙泉窑米黄釉洗、龙泉窑青釉洗 龙泉窑窑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县,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也是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始烧于北宋前期,在南宋至元代发展鼎盛,明清时期衰落。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釉厚晶莹如美玉,有“类冰似玉”的说法。其釉色苍翠,北宋时…

   667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张鸣岐款手炉

张鸣歧款手炉 明代手炉制作已达鼎盛。张鸣岐款手炉以独特的造型和制作工艺成为当时最具代表的手炉之一。张氏制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 张鸣岐的手炉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厚重,雅致和精细。看似简朴的手炉其实集精湛的工…

   737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淄博窑

五代 淄博窑绞丝胎黄釉罐 (借展) 淄博窑窑址位于磁村窑址东部,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民间窑厂。 淄博窑釉色以黑釉为主,此外青釉、绿釉、酱釉和茶叶末釉等,釉色光亮纯正。磁州窑胎骨以灰胎为主,其次是灰白胎、红胎、白胎等,胎体坚致。 唐代晚期淄博窑的器型显著增多…

   760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邢窑

唐 邢窑白釉碗 始于北齐,发展于隋及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前期达到鼎盛,唐末和五代转入低潮,复兴于宋,延续至元。 其细白瓷胎料用“红砂石”配制而成,高岭土胎制造型优美、浑厚典雅。 本件邢窑白釉碗,在唐代时规格极高。我们可以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宫乐图…

   582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定窑

宋 定窑系盘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创烧于唐,是为唐代邢窑的延续。于北宋时达到鼎盛,终止于元。 其胎薄而轻,质地坚硬,色泽洁白,纹饰秀美,有划花、刻花、印花等装饰。 定窑瓷器主要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有竹丝刷痕与流釉象。 定窑同时也烧制黑釉、酱釉、褐釉…

   611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建窑

宋 乌金釉建盏(残) 建窑始烧于唐,至南宋时最盛,至清代时终。建窑窑址位于今福建建阳、水吉。自80年代仿烧成功后,在福建仍有烧造。 建窑初为民窑,至宋代时所烧的建盏成为皇室御用茶具,是社会公认的斗茶佳品。 建盏胎体厚实,胎色浅黑或紫黑,内外施釉,底部露…

   793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百花不落地

“百花不落地”赏盘 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属于粉彩的一种,出现时期不早于康熙。 其外观雍容华贵,炫目逼人,将粉彩与金彩结合表现万花争艳,各色花朵将瓷底尽皆掩盖,不露花枝,仿若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称“百花不落地”。

   1,990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磁州窑

元-明 磁州窑“中”字高足杯 磁州窑,宋元时期中国北方代表性民间窑场,窑址位于河北省磁县,古称磁州,以地名命名。 此件磁州窑“中”字高足杯采取支烧工艺,杯中底部有“中”字纹饰。蒙古人是一个马背上的国家,骑行时端普通碗并不方便,便设计出高足杯这一器型,方便自…

   632   2018-12-07   去围观

【瓷器空间·艺术的心】湖田窑

湖田窑划花碗(现代工艺品) 湖田窑是江西景德镇古窑,在今景德镇东南竟成乡湖田村。湖田窑创建于五代,衰落于元代,明朝中期结束烧造,历时千余年。 千年来,湖田窑火生生不息,为中国瓷器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期湖田窑使用支钉烧,中晚期多用匣钵烧制。其烧…

   671   2018-12-07   去围观
加载更多